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搭配 > 苇鹀(鹀科鹀属动物)_摘编百科

苇鹀(鹀科鹀属动物)_摘编百科!

作者:小窍门日期:2023-02-20 07:01:34浏览:分类:饮食搭配

苇鹀(学名:Emberiza pallasi):为鹀科鹀属的小型鹀鸟。体重11-16克,体长126-151毫米。头顶、头侧、颏、喉一直到上胸中央黑色,其余下体乳白色,自下嘴基沿喉侧有一条白带,往后与胸侧和下体色相连,并在颈侧向背部延伸,在后形成一条宽阔的白色颈环,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背、肩黑色具有窄的白色和皮黄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羽缘皮黄色,翅上小覆羽灰色,中覆羽、大覆羽黑色,具棕色或栗皮黄白色羽缘。体型和羽色颇似红颈苇鹀,但雄鸟后颈有白领;前颊黑;腰和尾上覆羽均灰,肩羽黑而外翈白;雌鸟有眉纹,前颊白色。耳羽不如芦鹀或红颈苇鹀色深,灰色的小覆羽有别于芦鹀,上嘴形直而非凸形,尾较长。

中文名

苇鹀

拉丁学名

Emberiza pallasi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春羽):头顶、颊和耳羽均黑色,头顶的羽缘黄色;后颈具一白色横带,联接颈侧和颊部形成颈圈;背、肩羽黑色,羽缘白色,羽端沾牛皮黄色;腰和尾上覆羽浅灰色,前者具黑色羽干纹,后者的羽干纹褐色;翼上覆羽一般黑褐色,而小覆羽灰褐色,具淡黄褐色羽缘,中、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的羽缘栗黄,外翈沙黄;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羽缘灰白;飞羽暗褐,外缘赤褐色;

尾羽黑褐,具褐白色羽缘,中央一对尾羽羽缘具黄白色外缘,最外一对尾羽具楔形白斑,从内翈先端斜贯外翈中部,直达近基部;次对尾羽的白斑仅在内翈先端和外翈先端1/2处,部分标本的外翈白色部分较小。颏、喉和上胸中央黑色,前者有白色羽端;下体余部白色,胸侧沾淡栗灰,两胁沾赤褐色,纵纹不著。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雄性成鸟(秋羽):通体具宽阔的沙黄色羽缘和羽端,故头、颏和喉呈沙褐色,白色颈圈则被沙黄色所掩盖;背和肩栗黄,杂以栗褐色羽干斑;腰和尾上覆羽浅沙黄色,有时杂有不显明的黑色羽干斑;小覆羽褐灰,羽端稍沾沙黄色;飞羽暗褐,羽缘沙黄;尾羽黑褐,羽缘沾栗黄色;下体白沾沙褐色。

雌性成鸟(春羽):额、头顶黑褐色,羽缘沙黄;眉纹黄白色;头侧栗褐;背、肩羽暗褐,羽缘栗色;腰和尾上覆羽浅沙黄色;一簇暗褐条纹围绕喉部;胸、胁和尾下覆羽沾沙黄色,两胁并有褐色条纹;腹部中央白色;其他部分和雄羽相似。

雌性成鸟(秋羽):头顶、颊和耳羽栗黄,羽基黑褐;眉纹棕白,颈圈不显;背、肩羽栗褐色,杂以黑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棕灰,杂以锈褐色斑纹;颏棕白,颏侧有滴状黑褐色斑纹;下体污白,羽缘沾棕,喉侧和前胸有锈褐色斑纹,体侧有褐色纵纹[1]

栖息环境

苇鹀是中国北方和沿海常见的旅鸟,多栖息于平原沼泽及溪流旁的柳丛和芦苇中、丘陵和平原的灌丛中。其生活环境颇为广泛,季节不同也有差异。春季常在平原沼泽地和沿溪的柳丛以及芦苇中;秋冬季多在丘陵、低山区的平坦台地,地上有丰富的枯草并散布着比较密集而带刺的灌丛和平原荒地的稀疏小树上,但不进入大的密林中。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中国、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蒙古、缅甸、俄罗斯联邦。

游荡:丹麦、香港、尼泊尔、葡萄牙、瑞典、英国和美国。

中国东北、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福建。新疆天山、喀什、姆兹丹玛斯、玛纳斯、喀喇昆仑山、内蒙古包头、黑龙江、小兴安岭、哈尔滨、宁夏、甘肃武威、兰州(旅鸟、冬候鸟),秦岭、江苏和福建。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在沼泽地的草丛或灌丛中近地面的灌木枝上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构成,每窝产卵4-5枚,卵粉红色被有暗色斑点,也有为白色而被有黑色斑点的,尤以纯端较为常见,卵的大小为18毫米×14毫米。雏鸟晚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