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搭配 > 髭蟾(锄足蟾科髭蟾属动物)_摘编百科

髭蟾(锄足蟾科髭蟾属动物)_摘编百科!

作者:小窍门日期:2023-02-20 07:00:50浏览:分类:饮食搭配

髭蟾(学名:Vibrissaphora liui)又称中国角怪、胡子蛙、崇安髭蟾、坑鹅、雷公角怪,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两栖动物。髭蟾属于无尾目角蟾科髭蟾属,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存在于中国的四川省的峨眉山、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与及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江西省、浙江省也曾发现其踪迹。现有模式标本产于福建武夷山挂墩。与其他蟾科动物相比,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所以髭蟾为世界级的珍稀动物。雄性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此乃中国角怪的名称由来,也被称为“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

中文名

髭蟾

拉丁学名

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

别名

中国角怪、胡子蛙、崇安髭蟾、坑鹅、雷公角怪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

两栖纲(Amphibia)

无尾目(Salientia)

锄足蟾科(Pelobatidae)

亚科

角蟾亚科

髭蟾属(Vibrissa phora)

为中国特有属,现有5种:峨眉髭蟾、崇安髭蟾、雷山髭蟾、瑶山髭蟾、哀牢髭蟾。

分布

分布于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贵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等地。

形态特征

髭蟾成体体长68-9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圆,吻棱明显,颊部略凹上颌有齿,无犁骨齿;舌宽大;鼓膜不显;上唇边缘及面颊部桔红色。[1]

雄蟾咽下有一内声囊;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8至11枚黑色角质刺(此乃中国角怪的名称由来,也被称为“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雌性髭蟾无此特征,但在相应部位有橘红点。

眼球的虹彩上半边黄绿色、下半边棕紫色;瞳孔纵置,在强光下瞳孔缩小成一纵裂缝;背部皮肤有很多小痣粒,构成细肤棱,交织成网状;腹面及体侧布满浅色小痣。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

种类分布

峨眉髭蟾

1、峨眉髭蟾,上唇缘每侧有角质刺5~8枚;

2、崇安髭蟾,每侧多为1枚,产于福建武夷山;

3、雷山髭蟾,每侧2枚,无声囊,产于贵州雷山;

4、瑶山髭蟾,每侧多为2枚,有声囊,产于广西瑶山、湖南和浙江等地;

5、哀牢髭蟾,每侧有10~16枚;产于云南。

生活习性

栖息地

髭蟾栖于海拔800-1000米的林间流溪及其附近的草丛、石块、土洞、耕地等处,昼伏夜出。

食物

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

繁殖方式

雷山髭蟾

平时髭蟾不会轻易露面。 到了求偶时节,夜晚时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涧中鸣叫。[2]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数两栖动物早已进人冬眠,髭蟾此习性相当奇特)。在山溪内才抱对、产卵,卵灰白色,卵径约3.5毫米,卵群呈团状或圆环状,卵群在水中飘荡,最后卵粘附于水中石块上,卵群含卵量多为200-500粒。约半个月的产卵期过后则销声匿迹。

受精卵约经一个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约长31毫米。蝌蚪背面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在石缝内,夜晚以苔藓、藻类为食,也吞食小蝌蚪。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

物种保护

髭蟾为世界级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