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搭配 > H7N9疫苗(禽流感基因疫苗)_摘编百科

H7N9疫苗(禽流感基因疫苗)_摘编百科!

作者:小窍门日期:2023-02-13 17:26:32浏览:分类:饮食搭配

H7N9疫苗是指H7N9禽流感基因疫苗。2014年2月7日禽流感治疗难题的攻关迈出重要步伐,同时疫苗研制也正式宣告成功,预计最快下月可最终完成抗体筛选,正式进入临床试验。2013年上半年H7N9禽流感在全国爆发,上海相关机构立即启动疫苗研究。

中文名

H7N9疫苗

类型

疫苗

流感爆发时间

2013年4月

研制进程

完成抗体筛选,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传染源

带病毒的禽类

病毒简介

2013年2月,最初是在上海和安徽等地,陆续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重症肺炎病例;4月,这种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被确认为H7N9型禽流感病毒。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溯源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H7N9禽流感可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由此可见,关闭活禽交易是一种控制传染源的途径,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禽流感的传播。[1]

疫苗简介

上海市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研制的H7N9疫苗是一种基因疫苗。做出这种工艺选择的原因是:灭活技术对H7病毒系的确“不感冒”。因此,上海科研人员尝试把H7N9的主要致病基因植入到成熟的疫苗载体上,相当于存进保险柜里再放到人体细胞中,由于病毒的蛋白结构没有被灭活过程破坏,就有效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应答。

研制过程

2013年4月H7N9禽流感在全国爆发时,上海当即启动疫苗研究,到2013年12月取得重要进展。“上海把研发的基因疫苗注射在30只实验小鼠模型上,再植入H7N9禽流感病毒,30天后没有一只死亡,也没有一只发现被病毒感染致病,疫苗的有效性被初步证实。”

上海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教授徐建青徐建青说,当时国内多个单位启动疫苗研发,外省市有科研组采用传统的灭活病毒疫苗,但几经实验发现,相较于其他流感病毒,H7型流感病毒在接触到灭活的化学试剂后蛋白结构会变形,从而导致免疫反应不灵。同时,课题组检索资料发现,2003年荷兰针对H7N3病毒研发了灭活病毒疫苗,结果也没能激活有效的免疫保护应答。

这证明灭活技术对H7病毒系的确“不感冒”。徐教授透露,上海科研人员大胆创新,尝试把H7N9的主要致病基因植入到成熟的疫苗载体上,相当于存进保险柜里再放到人体细胞中,由于病毒的蛋白结构没有被灭活过程破坏,就有效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应答。徐建青表示,未来,H7N9禽流感疫苗将在活禽和养殖场工作人员、家庭主妇等高危人群中推广接种。

在市民高度关注的H7N9禽流感治疗技术方面,科研攻关同样获得了重要突破。徐建青透露,研究发现感染了这一病毒的患者的免疫系统内基本上都会产生抗体,抗体产生的越早预后越快。“在感染病毒的前8天使用达菲效果比较显著,因为个体免疫系统启动前有一个空窗期,这个时候用药最有效。”徐教授表示,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达菲很快就失效,体内耐药性也快速上升。研究人员从中获得灵感———在这个空窗期使用外源性免疫抗体,即对新感染者直接注入抗体血清,效果明显好于达菲。事实上,在2003年的SARS爆发期间,也曾有医疗机构小范围尝试抗体治疗法,并成功治愈了病人。

H7N9禽流感抗体研制已完成2次体外测试,预计最快1个月内可完成第三轮测试,从目前的100多种抗体中筛选出最好的,从而往临床上推。

临床试验

2017年2月,北京市研制的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佐剂)、H7N9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H7N9流感病毒裂解疫苗(30μg/剂)4个H7N9流感防控药品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获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积极与国家总局相关部门沟通,加强对疫苗临床试验的监督与指导,促进H7N9流感疫苗临床试验顺利开展,力争京产H7N9流感疫苗早日申报上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