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搭配 > 普法战争(1870年法德战争)_摘编百科

普法战争(1870年法德战争)_摘编百科!

作者:小窍门日期:2023-09-30 22:19:30浏览:分类:饮食搭配

普法战争,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同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是结束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建立普鲁士支配下的德意志帝国的一次战争。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普法两国之间关系长期紧张。1870年7月14日,普鲁士王国首相俾斯麦发表了挑战性的“埃姆斯电报”,触怒了法国政府。7月19日,法国对普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月2日,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4日,巴黎爆发革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普军仍长驱直入,包围巴黎。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双方在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

名称

普法战争

地点

法国与德国

结果

德国实现普鲁土统治下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主要指挥官

拿破仑三世,毛奇

时间

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

交战各方

法军总司令,拿破仑三世,德国总司令,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

各方兵力

法国,22万,德国,47万

相关人物

拿破仑三世、巴赞、麦克马洪、威廉一世、毛奇

战争简介

普法战争形势图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1870年企图保持多年欧洲霸权地位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历来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统一,同时还想侵占莱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领土,因而对于普鲁士的挑衅,不但没有回避,反而迫不及待地向普宣战,结果招来了战争惨败、帝国灭亡的厄运。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于1871年1月18日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告终。在德法两国,此战役称为“德法战争”。[1]

战争起因

1866年的普奥七星期战争,普鲁士以快而惊人的胜利搅乱了欧洲的均势。早先,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有支配欧洲大陆之势,虽然法兰西第二帝国内部并不巩固,然而凭着法军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奥意法战争中不断获得的军事胜利平息了不少内部矛盾。然而此时的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筹划下,正积极使得自己在德意志联邦中扮演重要角色。

1866年的普奥战争的胜利确定了其在德意志联邦中的领导地位,严重威胁到法国在欧陆的霸权。法国当局意识到普鲁士的崛起对其地位的威胁,因此国会中的帝国主义分子遂提出一积极的对外政策,他们甚至把此政策看成是对国内慷慨让步政策的补偿。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俾斯麦断然拒绝,并立即把拿破仑三世的这个意图通知了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政府,从而在南德诸邦造成了令法国恐惧的心理。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俾斯麦遂与它们缔结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在这种情势下,只要打一场普法战争就可以激发南德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动它们与北德联邦合并。

1870年战争的起因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8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因为私生活放荡,政局混乱而遭放逐,致使王位虚悬。西班牙的内阁会议决定寻找适合的继承者,其中与普鲁士国王有远亲关系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似乎有希望成为候选人,消息不幸在6月底走漏,结果大大激怒了法国外长格拉蒙公爵,在当事人本人拒绝后他还威胁威廉一世,要求保证永远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圆滑的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但俾斯麦却在电报上做文章激怒了法国舆论界,正愁找不到出兵借口的法国皇帝,号称杜伊勒里宫的狐狸,神秘的斯芬克斯的拿破仑三世马上宣战。

双方实力

实力比较

普法战争前夕,实行普遍征兵制的普鲁士军队是西欧兵力最强大的军队。北德意志联邦军队(包括德国南部诸邦军队)的兵力战时可达100万以上(其中作战军队69万余人)。几乎是法国兵力的1倍以上。战时,各军统一编为若干个集团军。德军炮兵装备有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钢管线膛炮,其有效射程为3.5公里。

早在1868—1869年之交的冬季,普军参谋总长老毛奇将军就已拟定战争计划,毛奇预料,法军会首先发起进攻,而且进攻方向一定选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尤其在斯特拉斯堡(附近渡莱茵河,因为这里是法国东南的一个突出部,直接面对莱茵河东岸德意志土地,根据法国铁路的情况,毛奇轻易就可以计算出,斯特拉斯堡铁路没有能力集结全部法军主力,有一多半法军(15万)应该在斯特拉斯堡以西靠北一点,法国腹地的梅斯下车集结。这样,法军梅斯集团和斯特拉斯堡集团势必被孚日山脉分开。

毛奇把他的三个集团军集中在梅斯和斯特拉斯堡当面的莱茵河背后,并不主动进攻,因为他要孚日山脉隔开法军,不想让山脉分隔自己的进攻部队。而一旦判明法军进攻方向和兵力,普军可以集中兵力击败分开的法军,然后对阿尔萨斯和洛林发动坚决的进攻,在总决战中歼灭敌人主力,并占领巴黎。该计划还规定,一旦奥匈帝国站在法国一方参战,普军将对其采取军事行动。法军总兵力战时不超过57万人,其中作战军队仅33—34万人。法军当时实行常备兵制度,部队久经战阵,各级指挥员经验丰富,打遍了欧、亚、非和美洲。但法军体制平时不设军、师两级编制(近卫军除外),临战时方仓卒编组,故不能保障部(分)队应有的协调,这是法国军事首脑机关一个重大失误。法国事先没有制定周密的战争计划,而仓卒制定的计划存在着很多错误。

法军编制

普法战争

法军(最初法军编为1个军团,称莱茵军团,在1870年8月6日维尔特会战后分编为2个军团,分别由巴赞和麦克马洪指挥)

总司令:拿破仑三世  总参谋长:埃德蒙·勒伯夫

夏龙军团:司令帕特里斯·麦克马洪

第1军:军长麦克马洪兼

第5军:军长德·法伊

第7军:军长费里克斯·杜埃

预备队:骑兵第2师

麦茨军团:司令弗朗索瓦·阿希尔·巴赞

第2军:军长弗罗萨尔

第3军:军长巴赞兼

第4军:军长拉德米罗

在法皇直接指挥下的有

皇家近卫军:军长布尔巴基

第6军:军长弗朗索瓦·塞尔坦·康罗贝尔

普军编制

总司令: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

普法战争形势图

第1军团:司令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施泰因梅茨

第1军:军长毕典菲尔特

第7军:军长察斯特罗夫

第8军:军长奥格斯特·卡尔·冯·格本

骑兵第1、3师

第2军团:司令普鲁士亲王腓特烈·卡尔

近卫军:军长维尔腾堡亲王奥古斯特

第2军:军长弗兰茨斯基

第3军:军长康斯坦丁·冯·阿尔文斯勒本

第4军:军长古斯塔夫·冯·阿尔文斯勒本

第9军:军长曼斯坦

第10军:军长福伊格茨一雷茨

第12军:军长萨克森王储阿尔伯特(日后的萨克斯国王阿尔贝特一世)

骑兵第5、6师

第3军团:司令普鲁士王储弗里德里希·威廉(日后的德国百日皇帝腓特烈三世)

第5军:军长基尔希巴赫

第6军:军长图姆普林格

第11军:军长博泽

巴伐利亚第1军:军长坦恩一腊特扎姆豪森

巴伐利亚第2军:军长哈尔特曼

维尔腾堡师、

巴登师、

骑兵第2、4师

战争经过

普法战争中的战斗场景

1870年7月9日法国对普宣战。德军由毛奇将军制订作战方案并指挥进攻,其势甚锐,相形之下,法军调动迟缓。四周之内,德军已将巴赞元帅所率一个法野战军团围困于梅斯要塞。巴赞力图避开德军猛攻,先为德军所挫。法军主力由麦克马洪元帅指挥,拿破仑三世亲自监军,驰援巴赞,欲解其围,亦于8月31日遭德军围困在色当。9月1日,法军突围失败,2日,拿破仑三世、麦克马洪率83000人投降。法国组成抵抗政府,1870年9月4日开始执政,宣布废黜皇帝,建立第三共和国,在极不利的条件下抗击德军,但无法击退德军。10月27日,巴赞在梅斯投降。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践位为德意志皇帝。凡尔赛宫为法国历代国王宫邸,威廉在此践位,是俾斯麦计划的主要胜利。普鲁士支配全德意志的计划付诸实现,法国在德意志各邦的影响已一去不复返。

1871年1月28日,巴黎亦告失陷。2月双方在和约上签字,3月1日批准。5月10日正式签订的法兰克福条约条件苛刻:德国并吞阿尔萨斯及洛兰之大部,梅斯亦归德国;法国赔偿巨额赔款,同时在赔款偿清之前,德军占领法国北部诸省,其占领军费用亦由法国支付。

战争结果

普法战争主要结果是,德国实现普鲁土统治下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德国统一虽是历史上一次进步事件,但它不是通过革命的,民主的途径,而是通过反动的,自上而下的“铁血政策”(俾斯麦语)而取得的。除本国国土外,德意志帝国还将波兰和法国部分领土并入自己版图,一个侵略成性的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开始主宰德意志帝国。欧洲中心出现了一个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战争影响

法国

1、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共和国的确立 

1870年9月4日,当色当战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连同在色当的法国官兵全部作了俘虏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拥入波旁宫立法团会议厅,要求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共和派议员甘必在市政厅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建立临时政府,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从此以后帝制在法国结束共和逐渐稳固下来。

 2、直接促使巴黎公社建立 

色当战役后,普鲁士军队继续长驱直入,占领法国整个东北部,并向巴黎推进。法国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要求普遍武装人民,抵抗普鲁士的侵略,而自称“国防政府”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害怕武装起来的巴黎人民,加快了投降的步伐。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巴黎无产阶级取得了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次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3、影响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进程 

1871年普法战争中的12磅炮

普法战争中,法国对普鲁士签订屈辱和约,法国赔款50亿法郎,加上战争损失,总计资金损失达200亿法郎,致使经济发展资本投入不足;又割让铁矿蕴藏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使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缺乏;再加上赔款付清以前,德国占领法国6个北方省,使国内市场进一步狭窄。所有这些,极大的延缓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法国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进程明显落后于美、德、英之后。

4、法国的欧洲霸权衰落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使法国失去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形成的西欧和中欧大陆的霸权地位,从而使法国的欧洲霸权地位衰落。 

5、使法国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法国对德国的优势地位和潜在力量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一直想报战败之仇,但单靠自身力量,是绝对不能战胜德国的,这样法国开始调整与欧洲国家,如英、俄的关系,以寻求盟国的支持,共同对付德国。 

普鲁士(德国)

1、完成统一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打败法国,从而排除了法国对普鲁士统一的干扰。1870年11月,南德四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2]

2、加快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经济发展 

普法战争使德国最后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独立的经济体系;德国从法国攫取了五十亿法郎的军事赔款和拥有丰富铁矿的阿尔萨斯、洛林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容克地主、资产阶级更加醉心于对外侵略扩张,大批军事订货,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这使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呈现跳跃式发展,迅速完成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其实力超过法国、英国仅次于美国。

3、德国欧洲霸权地位上升 

普法战争中,德国战胜法国,一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这就改变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格局,使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上升,成为强大的“中欧帝国”。

4、使德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新的变化 

普法战争后,一方面,德国的强大使德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另一方面,在欧洲,德国虽打败了法国,却不能以武力将其消灭,德国以后便以推行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作为它的外交政策。

意大利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后,拿破仑三世不得不调回驻罗马的军队,9月初,意大利军队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进入原被法国控制的教皇辖地,占领罗马。后根据公民投票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凡蒂冈。至此,意大利借助于普法战争法国的失败,赶走了法国的势力,收回被法国占领、控制的教皇辖地最后完成统一。 

国际政治格局

普法战争打破了相对平稳的欧洲均势关系,德意志帝国崛起,法国衰落,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对比,从而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促使帝国主义重新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

战争意义

法兰克福和约的条款十分苛刻,从而使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愈加深化,并最终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爆发的一个原因。

普法战争的经验表明,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对于建立庞大的资产阶级军队并使其预先做好周密的战争准备具有重大意义,总参谋部在准备和实施作战方面作用极大,编制动员计划和铁路运输计划以及在军事上使用电报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德军依靠上述措施才得以先于对方完成动员和战略展开,从而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军队指挥亦有变化。毛奇不是靠下达集中统一的命令指挥各集团军,而是给各集团军司令官下达个别训令,各集团军司令官则依据训令和本区具体情况机断行事。军队可在宽大正面作战,并可实施包围敌军两翼的机动。大量军队在宽大正面上协同作战的做法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现代战役的特点。

普法战争期间,新式作战兵器和较完善的武器装备(德军的火炮和法军的沙斯波式击针枪)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步兵战斗队形继续得到完善,散兵线队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火力的加强大大增强了军队防御的稳定性,给敌方突破防线增加了困难,并提高了战术机动的作用。普法战争后,许多国家都实行普遍征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