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搭配 > 苏伊士运河事件(1956年埃及领土主权事件)_摘编百科

苏伊士运河事件(1956年埃及领土主权事件)_摘编百科!

作者:小窍门日期:2023-08-14 21:38:18浏览:分类:饮食搭配

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英国和法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回。英、法帝国主义为了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和伙同以色列于同年十月底发动对埃及的侵略战争。苏伊士运河事件是英国殖民史的重大转折点,它说明美国的影响已经超过英国。运河自1869年凿通以来,即由英法垄断资本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经营管理,成为他们侵略埃及和中东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52年7月,推翻了以英国为靠山的法鲁克王朝的统治,1956年6月迫使最后一批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区,最终结束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

中文名

苏伊士运河事件

外文名

Suez canal incident

时间

1956年7月

侵略者

英、法帝国主义

重要性

欧、亚、非三洲重要航道

事件经过

1952年,埃及爆发七月革命,成立了共和国政府,宣布国家彻底独立,并在外交和军事上向苏联靠拢。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喊出“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的运河”的口号,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禁止以色列的船只通过运河和蒂朗海峡。[1]

英法以三国以此为借口,于当年10月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企图重新控制运河并推翻埃及进步政府。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第二次中东战争拉开战幕。为阻挡侵略者,埃及把5艘货船凿沉,堵塞了运河航道,令西方很快发生石油恐慌。

英法以公然对一个独立国家动武、妄图恢复殖民统治,激起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充分利用了这一插手中东、控制石油重地的良机:美国实施金融打击,停止对英法的贷款和经援,英镑和法郎大幅贬值;苏联则发出核威慑。英法以在国际上陷入空前孤立,被迫撤军。

这场战争之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愈发如火如荼。更重要的是,冷战后期的世界格局逐渐定型——美苏取代英法主导中东事务,英法殖民帝国迅速崩溃;现实而势利的英国,选择充当紧随美国的“小伙伴”、形成美英“特殊关系”同盟;高傲的法国,则敏锐地意识到“美国是靠不住的”,加速了独立自主的步伐。

影响

对欧洲

此次事件,让当时的欧洲各国意识到,一方面,欧洲各国合作发展原子能解决能源问题已经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必要途径。另一方面,二战后国力衰弱的欧洲各国,只有联合才能使欧洲拥有足以对抗美苏的威胁的能力。由此促进了《罗马条约》的签订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对世界

世界大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一九五二年七月,推翻了以英国为靠山的法鲁克王朝的统治,1956年6月迫使最后一批英军撤出苏伊士运河区,最终结束英国对埃及的军事占领。美国在运河事件中借机混水摸鱼,多方活动,排挤英、法,企图称霸中东。英、法在二次大战后,十分虚弱,力不从心,发动了侵埃战争,使它们自己陷于内外交困的窘境。英国首相艾登由于运河的事件败局被迫辞职。苏伊士运河事件是英国殖民史的重大转折点,它向世界证明了美国的影响已经超过英国。苏伊士运河事件是美国起主要作用打败英法联军,美国取得胜利后,把运河主权交还给埃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