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民俗 > 思南船工号子

思南船工号子!

作者:小窍门日期:2020-09-20 10:01:24浏览:分类:历史民俗

在众多的劳动号子中,思南乌江船工号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它既有川江号子雄壮的气魄,又有湘江沅水号子委婉清丽的韵律,更有云贵高原粗犷质朴的山味。

乌江奔腾于武陵山脉、大娄山之间,气势磅礴,峡滩蹱接。两岸奇山对峙,江中礁石嶙峋,波涛汹涌,素有天险之称。思南山城位于乌江中游,乌江开发较早,历代船工用辛酸血泪,甚至生命创造了乌江船工号子。

传说中讲到:鲁班发明了船,其徒弟赵巧用手划着船来到滩多浪激的乌江,船无法前进,他折下树枝代手,才发明了船桨。看到江岸牧童牵牛的情景,赵巧便叫弟子上岸,仿照牧童拉牛的姿势拉船。弟子劳累不堪,边拉纤边哭诉,这劳动中的哭诉,便是最早的乌江号子。可以想象古代乌江上的土家先民们,赤身裸体,艰难地摇着木桨,或者吃力地背负着沉重的纤绳,长年累月地在乌江狭窄的古纤道上爬行,头顶着悬崖绝壁,面朝惊涛骇浪,为了调节劳动的呼吸和动作而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后来才逐渐有了简明的词句。这种呼喊能使寂寞的环境变得气氛热烈,繁重的劳动稍能忍受,而且利用呼喊的节奏,协调动作,鼓舞情绪,提高劳动效率。再后来发现这些呼喊还能抒发思想感情,消除心中壁垒,于是无不述其事、歌其情。这种呼喊,历代相传,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内容和形式,直至今日仍在乌江船工中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乌江船工号子以号令式为主,这与乌江滩多浪急、江水汹涌的特点有很大关系。乌江两岸历来有滩连滩,十船九打烂的说法。当船工撑着木船穿过九湾十八滩时,常要呼喊《齐头号》、《急号》、《盘滩号》、《平摊号》、《横艄号》、《拖杠号》、《出艄号》和《提缆号》等几十种号子,其唱腔特点是高亢、粗犷、质朴,犹如江涛出峡,气势磅礴,千回百转,呈现出回环往复、咏叹再三的韵味,表现了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和火热的劳动场面。

在险滩恶浪处,为了统一步调、协调动作、避免窝工,领头人唱的就是号令,呼起则进,呼停则止;呼骤则疾,呼缓则徐。行止快慢,全凭号子指挥,气氛热烈紧张。这时,船工们唱起《盘滩号》、《急号》、《撑篙号》等。这些号子一般没有歌词,而以衬词为主。如《水上号》:

领:天上落雨,合:吔含啦!

领:地下呀,合:吔含啦!

领:黄丝蚂蚁,合:吔含啦!

领:在搬家呀!合:吔含啦!

领:过路大人,合:吔含啦!

领:不踩我呀!合:吔含啦!

领:为儿为女,合:吔含啦!

领:才搬家呀!合:吔含啦!

在进入险滩时,则唱起节奏更为急促的《上滩号子》:

领:拐当拐呀,合:嘿!

领:拐上流水,合:嘿!

领:要歇台呀,合:嘿!

领:这只船儿,合:嘿!

领:上陡滩呀,合:嘿!

领:头打湿来,合:嘿!

领:尾巴干呀,合:嘿!

《上滩号子》节奏紧迫,刚劲有力,显示了船工们在紧要关头奋力与激流险滩搏斗的紧张气氛。它结构短小,句式规整,领与和的交替,同劳动动作的起止密切配合。领唱阶段是动作的准备和间歇,众和阶段则是集中力量于动作。李领唱词带有号令性,合唱词则完全是劳动的呼声。

在水势平缓处或顺江而下时,船工们则唱起《平塘号》、《下江号》、《拖杠号》、《横艄号》等,这些号子唱词完整,节奏较缓慢,大都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也有一部分是调节精神,娱乐和消遣。劳动的呼声在其中起着点缀节拍的作用。其特点是悠扬婉转、船家风味浓郁,有较高的音乐价值;语言通俗明快、颇有谐趣,风格豪爽质朴、随意即兴,长歌短咏,整散不拘,有较强的文学性。《平塘号》唱到:

清早(哩)起来(哟嚄),把那船(哩)盘(哟嚄),嗨呀嗨(哟嚄)。

推起那个桡(来哟),纤索那个绊(啰),(哟嚄),嗨呀嗨(哟嚄)!

在风平浪静、船轻如燕时,船工们往往借女人的口气,唱一些诙谐打趣的调子,显示船工们的胸襟宽广、豁达开朗:

太阳(咹)去了(咹)岩搁岩(吔),

丈夫(咹)赶场(咹)还没来(吔)。

一来(咹)怕你(咹)吃酒醉(吔),

二来(咹)怕你(咹)滚下台(吔)。

凉风(那个)绕绕(哩)好自在(哟),

要唱那个歌儿(哩)一起来(哟)。

一齐(那个)唱歌(哩)多开怀(哟),

唱得那个鸡毛(哩)沉河底(哟)。

唱得(那个)石头(哩)浮起来(哟)!

民谣是与悲观主义对立的。(高尔基语)生活在艰苦劳作中的乌江船工,正是依靠这些精神食粮,才顽强地生活着。乌江船工们心胸宽阔,随时向往着乌江以外的大千世界!

金竹篙干尖又尖,一竿撑到天外边。

大风大浪我不怕,背起纤绳走天下。


本文标题:思南船工号子 - 历史民俗
本文地址:www.dylcd.com/lishi/1004.html